阅读历史 |

第361章 安排(2 / 2)

加入书签

一天挑下来,称重后能赚个五六毛的工钱。

杨父和杨清桦就是渔民当惯了,想出来的法子都是直接卖。

很少想到能晒干后让人上门。

其实村里的渔民也一样,一辈子打鱼惯了,出海回来直接拉码头卖了就完事。

谁能想到卖干货,一天天的出海就够忙的了。

指望自家女人拿出去卖?别想了,她们出村都不敢,大字不识一个,出去都怕回不来。

最重要的是,村里人都是苦日子过过来的,花几毛钱坐车是真的舍不得。

除非家里有喜事,不然万万不会出村的。

这就是这年代农村人的现状。

不然也不会说这年代是黄金年代,只要敢走出村,敢第一个吃螃蟹,都能赚钱。

“娘,俊俊饱饱。”

童瑶起身去洗手,给小祖宗收拾碗筷,顺便洗脸洗手。

哎,锻炼孩子吃饭是好事,就是费孩子,也费娘。

小家伙不会用筷子,协调力也不好,用勺子都勉勉强强,不耐烦了就直接用手抓。

喂饱自己后,就开始玩得全身都是。

杨溪俊是个小吃货没错,饭菜都能吃完,但碗里肯定会剩下汤汁啥的,这时候别指望他能老实,往往会开始自言自语的玩过家家。

童瑶给他收拾完,小家伙就开始给娘找事了。

“娘,小凤要家家。”

嗯,家里新成员有名字了,爷三起名叫小凤。

本来叫小凤凰的,小家伙念不过来,直接叫小凤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