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53章 生命仅属于自己(2 / 3)

加入书签

出来,欧阳铮突然拿出脑部CT给两人看:

“但…你们看这个地方,孩子大脑第一发育高峰是三岁,第二发育高峰是六岁。

但杨溪俊的大脑发育接近于三岁,就是说直接从现在一岁八个月高速发展到三岁左右。

而且还在持续上涨,这个速度太快了,但通过他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、反应能力、动手能力却跟不上。

你们再看这个地方,中枢神经系统细胞发生异变导致直接坏死。

使孩子大脑功能出现异常,影响到了他的智力发育。

也就是说在他出生时,因为绕脐严重而导致的缺氧。

当时的医生能在黄金时间抢救回来已经是万幸。

抢救过来时,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来说,没办法及时做出大脑检查。

错过了那段时间,他现在哪怕智力发育比同龄高,但他在五到六岁时,大脑发育会立即停止。”

欧阳铮指着片子给她们讲完。

放下片子,手肘抵桌,看了一眼杨溪俊继续:

“而且你们肯定也发现了,他现在一岁八个月,对母亲的依恋性极高。

我观察过,从进入医院开始,他对周围的环境、以及除了父母外的人非常抵触,一直要待在母亲怀里。

这孩子是个高需求的宝宝。

高需求宝宝形成的原因有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后天原因。

你们夫妻俩检查结果显示,没有先天遗传因素,就只能是后天原因。

后天原因太多,孕期母亲不良情绪刺激、家庭氛围、以及孩子自身感知问题,很难确认。

这种孩子在生活中,对外在环境很敏感,如果环境出现了变化他就会感到不安。

还有长时间离开父母,他会反应剧烈、过度敏感,有严重的分离焦虑。

你们要付出更高精力来照顾这个孩子,也不要轻视宝宝的特异性。

哪怕他智商在六岁会停止,但慢慢的这种高需求会转化成洞察力。

哪怕没有成年人的智商,他的警觉性能力也会比一般人强。

你们回去后,放松心态,适当的满足宝宝的需求,要认真观察和研究他,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式。

这样对于你们,对于宝宝都是好事,省心很多。”

欧阳铮尽量平缓又通俗易懂的给夫妻两人解释。

杨清桦脸唰的白了下来,双眼空洞的站在原地。

而童瑶则是亲了亲熟睡的儿子,背过身默默流泪。

这个结果和上辈子的医生们说的一模一样。

那时孩子6岁半、12岁半、16岁半都去各地医院检查过。

得到的结果大差不差,都是孩子对父母依恋度高,大脑有一处中枢神经坏死。

目前来说国家没有药物,也没有手术能治疗。

人类大脑这个地方太过错综复杂,医生手术中稍微出现一点错误,严重的就可能导致瘫痪等。

没有医生敢打包票一定能治好,也不敢开刀,更是找不到对症的药,怕孩子吃出问题。

只能让她做父母的平日里多做交流沟通,多干预孩子。

欧阳铮摘下眼镜,惋惜道:

“目前的营养神经、营养脑细胞等药物药物我不推荐你们给孩子使用。

孩子才一岁半,吃了药极大可能会发生后遗症。

我家学中医,之前用中医的方式检查过,这孩子的问题不是针灸和中药能治好的,要是你们不放心可以带孩子给家父看看。”

童瑶转身对欧阳铮表示感谢,拒绝了。

顾老爷子昨晚和她们夫妻俩说过,欧阳铮的中医是老爷子言传身教。

如今欧阳铮不光是中医和他爹不相上下,更是西医也了得。

欧阳铮接触过太多儿童病例,治得了的他必然会帮孩子治好。

但如今他是真的没办法了,只能宽慰道:

“事实上像俊俊这个情况,也是罕见。

一般这种生产时,因严重缺氧而导致中枢神经坏死的婴幼儿,在一岁多乃至成年,不光是智商迟缓、停止的问题。

严重的还会脑瘫,生活完全不能自理,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。

俊俊啊,已是不幸中的万幸。”

欧阳铮说完不忍道:

“你们可以等等,等孩子大点,我们国内的医术,医疗设备更发达完善,你们再来检查。

再不济,等条件好了,可以去国外看看。

目前来说,国外的医疗设备和手术临床经验比我们国内的好。”

杨清桦一个男人,眼眶红得滴血,抬头克制住内心的情绪。

童瑶用手背摸了摸泪,抬起头,眼神迸发出坚韧的光芒:

“不用了,没事,我儿子是最好的,我不需要他未来考取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