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32章 又是玄武门(1 / 2)

加入书签

inf

“此物大善!”

这同样是张仲景对产钳的简单评价。

老神医对妇科不陌生,但对妇产科还是比较陌生的,但如今乱世行走四方最不缺的就是见识。

因此只是琢磨了一下便猜测出来了大概用法,只待找机会验证。

对于什么夺嫡夺皇位烂七八糟的事情老神医并不关心,现在满心考虑的便是何时早点散会,好让他回去委托铁匠将此物打出来试试。

另外便是不知此物改一改能否用于猪牛羊了。

毕竟如今这世道,再怎么说,牛命还是要比人命要金贵一点的。

孔明则是苦笑,瞧着后世所说的难产主因是结婚太早止不住的叹气。

结婚早故而生产早,生产早所以难产者多。

但毕竟乱世至此,安能何为?

男子二十岁方才加冠,但十七八岁临阵者比比皆是。

女子十五岁才至及笄,但十二三岁成亲也并不鲜见。

此等民间风俗,已非一两岁之功能改之的。

而且写写画画间孔明想的也更深,若是成婚更晚难产者更少,那便说明关系此厄的是身体强健程度。

能影响到身体强健与否的,还有吃饱穿暖……于是问题就又绕回乱世这个环境上。

若是生民百姓少有所学,壮有所用,老有所依,那或许这后辈随口所言的弊病便不成问题。

归根结底,无非还是教育二字,且还需继续效仿和熹皇后,令男女皆有所学也。

另外便是……想办法将加冠礼与行笄礼置于男女同一年岁?

但想想若是改制便是违礼,即使是孔明也隐隐感觉有点脑壳痛。

如今展望,还定三秦后面对曹操已有必胜之心,但前望兴炎汉之途,依然还是长路漫漫也。

至少女医孔明就觉得很有必要,但面对的困难也是想想便知。

不过……想到此孔明心里反倒是还轻松了点。

至少他们面对这漫漫长路,只需审时度势而不需苦苦上下求索,可称幸事也。

【已经眼看着奔八十的武则天对太子升起了防备之心。

张氏兄弟直接就成了受益者,声威日隆。

703年,张易之家奴在长安闹事横行不法,被当时宰相魏元忠撞见当场杖毙。

有道是打狗也要看主人,张易之当场就发挥武周时期特色,给魏元忠捏了个谋反的由头。

事儿不大,就是托弟弟张昌宗给老太太吹枕边风,说是私下听到宰相魏元忠和司礼丞高戬议论

太后老了,不如挟太子以图长久之计。

基本就是不过脑子的诬言,但依然引得武则天大怒,召见当事人要当场对质。

张昌宗是有恃无恐的,为了捏这个罪名专门收买了凤阁舍人张说出庭作伪证。

但没想到这个张说又被李唐派的宋璟收买,面见老太太时当场哭诉,将张宗昌如何威逼利诱他作伪证的事儿抖了个干净。

事情来龙去脉无比清楚,武则天也基于事实做出了公正判决

魏元忠去宰相之职,贬端州高要县尉。

面对这种表态,所有人皆无可奈何,但老太太犹嫌不够继续紧逼

704年,东宫的多名要职官员皆被外放,其中包括宰相韦安石和宰相唐休璟,两人既任宰相也同时任东宫要职,属太子肱股之臣,结果一个去了东北,一个派到扬州。

面对老太太的步步紧逼,李唐派的老臣们再也忍耐不下去,准备请陛下退休了。

705年神龙元年,武则天病重给了李唐老臣可趁之机,但出于对权力的敏感性,老太太并不打算撒手,并将权力暂时下放给最信任的大臣。

此刻狄仁杰应该是在天上笑的,因为狄公终于赢了一手,而这一手直接将死了老太太最后一点希望。

700年狄仁杰病逝,从来俊臣死到狄仁杰进京为相再到武周酷吏政治的结束,很大程度上狄公也充当了武则天晚年政治生涯的修补匠。

理所当然的老太太也询问有哪些人能给狄公接班,趁着机会狄仁杰一口气推荐了十几个人。

而武则天病重时所依托的大臣张柬之等人,基本都在狄仁杰推荐的名单当中。

历史向来讲究一个师出有名,给领导逼宫显然会让史官难以下笔,于是宰相张柬之等人从善如流拉出来了“清君侧”的大旗。

大义有了,接下来便是请太子站在合适的位置了。

只不过李显很不愿意,理由也很合理如今老太太病重,我只需要等着皇位迟早是我的,干嘛去折腾?万一吓到老太太我还得背个不孝的名声,划不来!不玩儿!

关键时刻李显的女婿王同皎不由分说把老岳父抱起来塞到了马上,随即不由分说就牵着马去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

历史军事相关阅读: 邪神竟是我自己 带着三个娃娃去修仙 意外投喂魔王之后 荡世九歌 将门枭虎 吞仙 我的透视超给力 都市医神狂婿 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 新武大宗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