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147章 争功(2 / 4)

加入书签

地,其实也很难让当地的蛮夷修城,比如在河套战役期间,当地的蒙古人自然是不会跑去给大乾王朝修筑城堡的,就算是想要动用强行手段,人家也是会跑的。

当材料和人力都需要中原腹地支援的时候,成本上往往是比较高的。

黑龙江这边的修筑城堡,海军也是参考了陆军在河套地区的经验,同时也是参考了海军以往在海外领地的行动,所以是做了两手准备。

一方面是准备效仿在海外领地的办法,征召利用当地的蛮夷,以做到低成本甚至无成本修筑。

另外一方面的话,则是为了预防万一,在无法征召大量蛮夷土著的情况下,动用前期移民乃至军队自身来修筑。

而现在看来,当西门长海得知奴儿干城以及周边的十多里范围内,所有的蛮夷土著都是跑了个精光的时候,他就是知道,这想要征召土著修城基本是不可能的了。

只能是靠自己动手!

四千多移民的青壮陆续下船后,就是根据他们之前编成的民兵编制开始修城,最先开始修的是简单的城墙设施。

虽然说如今枪炮发展迅速,传统的城墙在大乾陆军的大炮面前,基本上是没有什么作用了,但是完善的城防体系,尤其是棱堡这种新型的防御体系,对于现时代的枪炮防御效果还是挺不错的,所以城墙是第一时间修起来了。

不过修城、安顿移民这些事,是轮不到西门长海操心了,这事自然是有移民屯垦司的刘德志负责。

刘德志,叶琛的诸多义弟之一,当初的童子军领袖之一,后来在救民军中虽然不算活跃,但也立下不少军功。

是大乾立国后,少有的从军职转为文职的官员。

此时他的头衔可是比较多的,除了移民屯垦司东北处副处长,从四品的本官职务头衔外,还有着‘奴儿干移民事务督办’的差遣。

这个差遣某种程度上来说,就是奴儿干地区的文官一把手了,只不过现在大乾王朝还没有正式在奴儿干地区设立州府等行政机构,暂时是以‘奴儿干移民事务衙门’来暂行管理行政事务。

大乾王朝最近这些年,很喜欢用一些临时性的差遣,成立相关的专门衙门来处理相关的事务,扶桑事务衙门,南洋事务衙门,奴儿干移民事务衙门都是这种政策下的产物。

不过这种情况估计不会持续太久,等到海军拿下了奴儿干城,然后在拿下黑龙江下游的其他沿江蛮夷村镇的时候,基本上也就可以宣告奴儿干府的正是成立了。

到时候奴儿干移民事务衙门,就会摇身一变,变成奴儿干府衙门。

而可以预见的是,等大乾彻底征服了扶桑后,扶桑事务衙门也会成为历史,然后由扶桑巡抚衙门,或者干脆是九州巡抚衙门,本州巡抚衙门之类的取而代之。

在奴儿干这一片,等到成立奴儿干府的时候,刘德志自然也是不会继续待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,这个人可是移民屯垦司里比较受重视的年轻官员。

他擅长是组织移民屯垦,而不是在穷乡僻壤里当什么知府之类的。

这两者有什么区别?

前者是带着移民来到蛮荒之地,和蛮夷们争夺土地。

后者只是单纯的治理地方而已。

刘德志也不愧是深受上头大佬们赏识的移民官员,虽然年轻,但是却是经验丰富无比,不用海军那边操心,他自己就是带着手底下的官员们把四千多青壮给组织了起来,然后开始快速修建简单的城防设施,同时也是安排人生火做饭,免的大几千人上了岸后还要饿肚子,同时从船队上搬运各类的设备和材料。

然后又是指挥人把原来的奴儿干城进行彻底的清理了,根据大乾王朝一贯以来的卫生要求,第一时间就是把奴儿干城进行彻底的清理。

大乾王朝对城镇的卫生要求,从立国之初就是非常的重视,为了防止各类传染病的流行,楚行一开始就是严格要求市容市貌,尤其是卫生问题,更是严苛到了极点。

而这一要求,在奴儿干城也同样不例外,不过奴儿干城说是城,但实际上也就是相当于内地的一个普通村庄而已,规模小的,这清理打扫卫生起来也是容易的很。

进行了卫生清理工作后,后续大量的人员才是开始入驻奴儿干城,不过这个城太小,建筑不多,所以很多人实际上都没有办法住进原有的房屋里,只能是搭建帐篷居住。

当刘德志带着移民们开始修筑奴儿干城的城防设施的时候,海军的工兵部队也是开始修筑城防炮台,根据相关的计划,这个城市乃是进军黑龙江流域最为重要的据点,所以不管是生活居住还是说城防设施,都必须是达到一定的标准,这样才能够为后续在黑龙江流域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援。

于此同时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