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三百一十四章 攻城略地走起来(2 / 3)

加入书签

备司等部门,甚至军官们的考功以及晋升也是由大都府的负责。

这样一来,兵部的权力就比较少了,比较重要的有两点,一个是薪饷的发放,一个是兵员的招募。

不过这也是庞大的工程,因为救民军是发饷银的,哪怕饷银不足的时候,也要发粮食,亦或是其他实物,此外还有安家银、抚恤银,这可是个重要的活计。

此外便是招募新兵,也是救民军的强盛的源头,谁都不敢马虎的。

按照楚行亲自制定的救民军军制,救民军,不管是大都府下属各司,还是说各部队,都是没有权力招募新兵的,甚至是把战俘补充到部队里的权力都没有。

这项权力专属于兵部!

这两个限制都是楚行为了控制以后部队规模大了,作战范围大了,部队就地招兵、掌控薪饷有小金库从而产生兵为将有的局面。

他要从源头上控制士兵和薪饷,死活都不会给将领们招兵以及发放薪饷的权力。

哪怕为此造成一些负面效果,比如部队的人员损失无法及时补充,新兵补充困难等问题也在所不惜。

很多时候,统治者眼里的军队,其战斗力虽然很重要,但是忠诚更重要。

一支不忠诚的精锐军队,在君主的眼中,其重要性绝对没有一支战力羸弱但是忠诚无比的军队高。

战斗力和忠诚,楚行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忠诚!

说完琐事后,自然就是轮到军方的将领们唱主角了,而这个时候除了兵部尚书胡爷、加了兵部右侍郎衔的寇烈之外,其他的内阁官员都是齐齐离开了。

胡爷和寇烈虽然披着文官的皮,但是他们干的却是军方的事,这重要的战略会议,他们都是有参加的。

这一次的战略会议,除了讨论部队休整,清剿城内残兵以及迅速展开新兵招收意外,最为重要的就是派兵前往各地不肯投降的县城了。

“根据我们的情报,其他不肯投诚的县城,之前都是有千户所驻防的,但是因为战争的缘故,兵马都被武之文抽调到了巨洋河,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,如今他们虽然反抗,但是顶多招募一些青壮而已,不足为虑。”钱进说这话的时候,是充满了自信。

巨洋河战役,这已经是让钱进充分认识到了自家军队的战斗力,攻打一些负隅顽抗的小县城,甚至都不用派遣虎贲千户所这种主力部队去,随便去一些千户所过去就可以了。

然而派那支部队去,谁来充当指挥官呢?

然而让钱进感觉到意外的是,楚行并没有抽调任何一个千户所,而是直接下令从各千户所抽调部分兵马,直接组建第五千户所,并配备了掷弹手、弓箭手、刀盾手,甚至一些火炮。

第五千户所虽然是刚刚成立,但是因为各部队都是直接从各千户所里抽调的老兵,除了各队之间不够相互熟悉,配合上可能会出现问题外,实际上这就是一支成熟的部队了。

楚行考虑了许久后,最后是决定调任秦去疾兼任第五步千户所的千户,同时兼任这支部队的指挥官,全权负责进救民军的攻城略地。

新成立第五步兵营,也算是拉开了救民军正式大规模扩军的序幕,而这一次,楚行要把救民军的规模扩充到三万人!

攻占青州府城,控制各县之地后就扩军,这已经是楚行早就已经决定下来的事,而且即便是大乾王国里的诸多高级文武官员也都是知道的事。

甚至他们在进入青州府城后所忙碌的诸多事务,都是和扩军有关,哪怕不是直接的也是间接的。

比如内阁要在最短时间内在其他县也设立县、镇、村三级行政机构,建立税务系统,这不仅仅是为了建立完善的行政统治,更是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筹集到足够的粮饷,用以维持军队的开支。

军队的扩张,可不仅仅是招收新兵就可以的,还得配套大量的装备以及粮饷呢。

自古以来,军队就是吞金大户,要知道大王宁可文官饿肚子,也不能少了将士们一文钱的。

此外武器装备也是需要耗费大量银子的!

因此为了维持部队的扩张,内阁那边是需要筹集大量的粮草以及银子的。

当然了,粮饷金银这些都还可以暂缓,最重要的自然是招募新兵了,这一次,救民军需要招募的新兵数量不在少数,仅仅是预计招募的第一批新兵就达到了三千人,而后续还会再继续招募,一直到把总兵力扩充到三万人规模。

为了招募到足够的新兵,兵部在第二天开始就是派出了大量的人员到附近各地设立征兵站。

大都府那边也是相应的新设立了多个新兵训练营。

甚至还没有打下来的县城,兵部都已经是纳入了征兵的范围,那些不肯臣服的县城,只是县城没有打下来而已,但是广阔的乡野地区却是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